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两篇研究论文喜获大奖
本网讯(通讯员 孙磊 鲁建辉)近日,我校人人操人人摸人人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鲁建辉博士撰写的两篇论文《从哲学角度看中西医药观念的会通结点——屠呦呦教授获诺奖的核心启示》和《诚信新识》分获“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和2015年湖北省青年学者论坛征文三等奖。
由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研讨会”于2015年11月6日在山西太原举行,全国近200名学者参加了大全。我校鲁建辉博士在提交的论文《从哲学角度看中西医药观念的会通结点——屠呦呦教授获诺奖的核心启示》中指出,“实现中西医药观念会通”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立定、理清中医药观念发展转型的特征是会通的前提之一,寻找、锻造中医药观念中的核心结点是医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以“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为主题的2015年湖北青年学者论坛于11月8日在武汉召开。我校鲁建辉博士在提交的论文《诚信新识》中指出,从思想发展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诚信”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缓慢发展。春秋以前,受生产方式制约,人们只有“忠信”观而无“诚信”观。秦汉以后至清末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随着人身与人格依附的强弱变化,诚信作为主体精神的彰显也高低不齐。总体的规律是依附度越弱,诚信度越高。所以,当今社会解决诚信问题的关键在于诚信的“物”、“己”、“人”三个样态间的平衡,亦即降低人身与人格的依附,提高主体精神的独立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