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人文学院导师制让学生有收获不迷航
本网讯(通讯员 韩丽萍)“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一个很好专业,学好这个专业,要多读书、勤思考……”。在12月9日上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涂汉军语重心长地与2016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全体学生坦诚交流。
本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遴选了13名教师担任2016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导师。每个导师带2-5个学生,职责主要是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在学生选课、专业方向选择、个人学习计划制定、学年社会调查、职业生涯规划、毕业论文撰写、考研、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学院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党委书记、校长涂汉军为13名导师颁发了聘书。

“没有学会和老师打交道,没有参加优秀的社团,没有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导师代表翟成蹊老师从自己大学阶段的七个悔恨讲起。“如果当年有一个老师能够给与我一点指点,我自己再主动一点,我想我也不至于有这七大恨了。我并不是要责怪我的母校,我只是想说有导师指点真得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在这个变化如此快速的时代真得很重要。” 翟成蹊一句话道破了导师对本科生的重要性。如何当好导师?翟成蹊老师立志要从 “刷三观”、“刷认知”、“刷行动”来全方位帮助学生。如何学好应用心理学专业?翟成蹊老师告诉同学们要具备心理共情能力、心理表达能力、心理研究能力等三个专业技能,要具备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网络信息整合能力等三个通用技能,要具备自控力、高感性和自赏力等三大自我管理技能。

李惠同学代表16应用心理学43名学生表达了对学校、学院和导师们重视学生重视专业的感谢。表示将好好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参加社团锻炼各方面能力、在导师们指导下努力学习。

党委书记、校长涂汉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从三个世界著名的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的故事出发,劝诫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还结合自身成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要做的事做到最好”,赢得了学生们阵阵掌声。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精神问题和行为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学校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学习、成长、成才。应用心理学是个很好的专业,怎么才能学好呢?涂汉军书记给出了三点建议:一要多读书。要博览群书,先要有一定的量,另外要有一定的质。读专业书,读经典名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二要多思考,养成批判性思维,要大胆地对现有结论甚至真理提出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三要执着。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大家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胸怀梦想,追逐梦想,放飞梦想,演绎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