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社科系列讲座37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学习者的视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03浏览次数:0

[医学人文社科系列讲座37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学习者的视角

(本网讯文/柴晓运图/魏晨)11月29日下午,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人人操人人摸人人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医学人文社科讲座第三十七期在教师发展中心102室开讲。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少英应邀为我校教师带来了主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学习者的视角》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人人操人人摸人人干、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涛教授主持,全校近50名教师代表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龚少英教授首先介绍了从二十一世纪青少年能力培养的架构、科技发展对教育的挑战和基本学习规律等角度介绍了信息技术因何对教育改革重要。然后,她从“学习者”的角度介绍了信息技术与教育如何融合的一系列问题。她指出“技术”本身并不必然带来学习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只有将“技术”和教与学的规律很好的融合,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她强调目前大家熟知的在线学习形式,如Moocs、微助教等,在初期只是充当资源平台或教学平台的功能,要真正达到智能导学、智慧教育并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最后,龚少英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教师在日常课件制作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示范讲解。

讲座结束后,部分教师与龚少英教授就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参加讲座的老师们表示,从教育技术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的视角理解教学和学习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促进自身教学具有很强的启发。

龚少英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和网络心理学分会的理事,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学习和教学心理研究。近年来,致力于探查信息技术对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10项,在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技术期刊发表SCI、SSCI和CSSCI论文60多篇,出版译著2部。